穩增長超越保增長或成政策新指向
作者:六豐財務123 11-04 16:15
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態勢下,適時適度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變革,把過去以出口導向為主、依賴外生性變量來發展經濟的模式,向突出消費拉動作用、依賴內生性變量轉變,既是經濟金融政策前瞻性、創造性以及靈活性的體現,也是在穩健意義下中國金融體系的最大安全邊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夕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通常被認為是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會”。因為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比往年延期,這個“定調會”格外引人注目:明年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前瞻性,繼續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三者關系,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這個主旨,既是對2012年中國經濟走向前瞻性的“共同把脈”,也是對矛盾和問題富有針對性的“對癥下藥”。換句話說,這種經濟道路的定調和明確的方向性抉擇,也是經濟發展新走向的“頂層設計”。
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態勢下,適時適度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變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把過去以出口導向為主、依賴外生性變量來發展經濟的模式,向未來突出消費拉動作用、依賴內生性變量轉變,以爭取實現和保持經濟長久平穩較快發展,是經濟金融政策前瞻性、創造性以及靈活性的體現,也是在穩健意義下中國金融體系的最大安全邊際。
顯然,中國經濟要在外部惡劣環境下險中求勝,爭取和創造“獨善其身”平穩發展的有利條件,明年將更需要超前預判國際經濟走勢和變局的大智慧。雖然說臨近年底國外經濟環境出現轉機,歐洲債務危機有所改善出現了難得的曙光,但深度考察危機發源地的經濟制度基本面,無論如何,修正由消費缺乏后勁導致的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的停擺狀態,有序化解由高福利政策長期累積的債務風險,都還需要較長時間。
究其實質,經濟階段性變好并不是來自于實體經濟復蘇本身,而是來自于對金融因素的過度依賴,來自于對貨幣“潤滑劑”般不斷刺激經濟的頻繁使用。引發經濟問題頻發的深層次矛盾,比如居民消費能力過度透支而信用下降,依賴社會福利過度享受而不思創造,以及供給無限增長和消費萎縮相對過剩的矛盾,都不可能被“貨幣之水”完全稀釋,也不可能被美元超發完全掩蓋。美國失業率指數依舊居高不下,民眾“占領華爾街”活動逐漸擴大,抗議財富分配不公的動蕩和驚慌因素共存,都說明經濟停滯的風險短期內難以消解,推動經濟增長和消除社會福利差距矛盾重重難以兼顧,這決定了歐美債務解決之路絕非坦途,明年跌入“老問題獲解,新問題迭出”的困境并非沒有可能。
為了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更應以史為鑒、以西方危機為戒,以中國金融安全為第一要務。因此,有必要通過穩健貨幣政策的“銅墻鐵壁”構筑“防火墻”機制,以經濟“防御性工事”規避外部不可測風險的傳導和危害。當前和今后不應該、也不可能退回到過去,重走金融過度寬松、貨幣增長失當的老路,宏觀調控政策有前提條件的“預調和微調”,不是從根本上解除警報而放松貨幣管制,不僅不意味著方向性上的逆轉和弱化,而是調控政策的智慧性堅持,體現的是為曲折中艱難前進的經濟轉型創造有利環境的靈活性和針對性。
對結構調整步入“深水區”的中國經濟而言,明年將是承上啟下最為關鍵的一年,發展少不了積極財政政策的密切配合,還需要宏觀調控繼續發揮強勢作用。如果說2011年通過房地產調控從根本上實現了“中國經濟去房地產化”結構調整戰略轉型,那么2012年將是從物質追求升華到精神滿足的一年。這一年,經濟增長將由過去速度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內涵品質增長轉變,也將是通過保障性住房的大量交付使用,促使房地產支柱性地位逐漸退隱,真正意義上實現住房回歸居住功能、住房價格回歸合理價值的“雙回歸”之路,徹底剔除附加在房子上的純粹投機屬性,拉開替代性文化產業培育、扶持、升級建設的大幕。
無論是保障性住房建設民生方面的資金需求,還是小微企業改善生存盈利環境,甚至新興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都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全方位配套。不僅包括面向地方政府的財政投入轉移支付,也包括面向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等減稅措施,還包括財政施以援手、直接的資金投入,以引導關乎未來產業發展的戰略性布局。宏觀經濟選擇主動性繼續調控,既是為了縮小“因房而富、因房而貴”的貧富差距,也是為了通過改善民生,實現“民造、民有、民享”的共同富裕。因此,說明經濟政策在宏觀層面調控方向性不能輕易動搖。#p#分頁標題#e#
客觀上,國內通脹壓力減輕為財政金融政策微調奠定了初步基礎,但經濟局勢尚未完全向好也制約了微調的變動空間,宏觀調控大政方針還需要延續穩健風格。據國家統計局8日發布的宏觀統計數據,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4.2%,食品價格漲幅8.8%,出現了明顯的加速回落常態趨勢,“控物價、抑通脹”的宏觀經濟目標取得成效,居民通脹預期開始逆轉,預示著高通脹時代的威脅逐漸遠去,這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繼往開來”創造了較有利的經濟局面。
不過,繼10月CPI降低到5.5%之后,11月降幅的離散程度明顯偏差太大,膨脹平穩回歸有超出常態之嫌。從一定程度看,不排除經濟增長出現嚴重減速、甚至局部區域發生瞬時失速苗頭,經濟“硬著陸”風險不能忽視。如果短期內房價急速回落,宏觀經濟步入節奏可控會遇到困難,經濟實現“軟著陸”,需要調控藝術。可以說,央行這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50個基點,也是為了有提前量地防范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增加經濟活動中年關資金結算的頭寸,所以不能簡單地視為宏觀調控放松轉向的標志。
因此,貫徹穩字當頭,將是2012年經濟工作的最大主題,穩增長將超越保增長成為宏觀經濟政策的新指向。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夕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通常被認為是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會”。因為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比往年延期,這個“定調會”格外引人注目:明年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前瞻性,繼續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三者關系,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這個主旨,既是對2012年中國經濟走向前瞻性的“共同把脈”,也是對矛盾和問題富有針對性的“對癥下藥”。換句話說,這種經濟道路的定調和明確的方向性抉擇,也是經濟發展新走向的“頂層設計”。
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態勢下,適時適度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變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把過去以出口導向為主、依賴外生性變量來發展經濟的模式,向未來突出消費拉動作用、依賴內生性變量轉變,以爭取實現和保持經濟長久平穩較快發展,是經濟金融政策前瞻性、創造性以及靈活性的體現,也是在穩健意義下中國金融體系的最大安全邊際。
顯然,中國經濟要在外部惡劣環境下險中求勝,爭取和創造“獨善其身”平穩發展的有利條件,明年將更需要超前預判國際經濟走勢和變局的大智慧。雖然說臨近年底國外經濟環境出現轉機,歐洲債務危機有所改善出現了難得的曙光,但深度考察危機發源地的經濟制度基本面,無論如何,修正由消費缺乏后勁導致的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的停擺狀態,有序化解由高福利政策長期累積的債務風險,都還需要較長時間。
究其實質,經濟階段性變好并不是來自于實體經濟復蘇本身,而是來自于對金融因素的過度依賴,來自于對貨幣“潤滑劑”般不斷刺激經濟的頻繁使用。引發經濟問題頻發的深層次矛盾,比如居民消費能力過度透支而信用下降,依賴社會福利過度享受而不思創造,以及供給無限增長和消費萎縮相對過剩的矛盾,都不可能被“貨幣之水”完全稀釋,也不可能被美元超發完全掩蓋。美國失業率指數依舊居高不下,民眾“占領華爾街”活動逐漸擴大,抗議財富分配不公的動蕩和驚慌因素共存,都說明經濟停滯的風險短期內難以消解,推動經濟增長和消除社會福利差距矛盾重重難以兼顧,這決定了歐美債務解決之路絕非坦途,明年跌入“老問題獲解,新問題迭出”的困境并非沒有可能。
為了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更應以史為鑒、以西方危機為戒,以中國金融安全為第一要務。因此,有必要通過穩健貨幣政策的“銅墻鐵壁”構筑“防火墻”機制,以經濟“防御性工事”規避外部不可測風險的傳導和危害。當前和今后不應該、也不可能退回到過去,重走金融過度寬松、貨幣增長失當的老路,宏觀調控政策有前提條件的“預調和微調”,不是從根本上解除警報而放松貨幣管制,不僅不意味著方向性上的逆轉和弱化,而是調控政策的智慧性堅持,體現的是為曲折中艱難前進的經濟轉型創造有利環境的靈活性和針對性。
對結構調整步入“深水區”的中國經濟而言,明年將是承上啟下最為關鍵的一年,發展少不了積極財政政策的密切配合,還需要宏觀調控繼續發揮強勢作用。如果說2011年通過房地產調控從根本上實現了“中國經濟去房地產化”結構調整戰略轉型,那么2012年將是從物質追求升華到精神滿足的一年。這一年,經濟增長將由過去速度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內涵品質增長轉變,也將是通過保障性住房的大量交付使用,促使房地產支柱性地位逐漸退隱,真正意義上實現住房回歸居住功能、住房價格回歸合理價值的“雙回歸”之路,徹底剔除附加在房子上的純粹投機屬性,拉開替代性文化產業培育、扶持、升級建設的大幕。
無論是保障性住房建設民生方面的資金需求,還是小微企業改善生存盈利環境,甚至新興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都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全方位配套。不僅包括面向地方政府的財政投入轉移支付,也包括面向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等減稅措施,還包括財政施以援手、直接的資金投入,以引導關乎未來產業發展的戰略性布局。宏觀經濟選擇主動性繼續調控,既是為了縮小“因房而富、因房而貴”的貧富差距,也是為了通過改善民生,實現“民造、民有、民享”的共同富裕。因此,說明經濟政策在宏觀層面調控方向性不能輕易動搖。#p#分頁標題#e#
客觀上,國內通脹壓力減輕為財政金融政策微調奠定了初步基礎,但經濟局勢尚未完全向好也制約了微調的變動空間,宏觀調控大政方針還需要延續穩健風格。據國家統計局8日發布的宏觀統計數據,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4.2%,食品價格漲幅8.8%,出現了明顯的加速回落常態趨勢,“控物價、抑通脹”的宏觀經濟目標取得成效,居民通脹預期開始逆轉,預示著高通脹時代的威脅逐漸遠去,這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繼往開來”創造了較有利的經濟局面。
不過,繼10月CPI降低到5.5%之后,11月降幅的離散程度明顯偏差太大,膨脹平穩回歸有超出常態之嫌。從一定程度看,不排除經濟增長出現嚴重減速、甚至局部區域發生瞬時失速苗頭,經濟“硬著陸”風險不能忽視。如果短期內房價急速回落,宏觀經濟步入節奏可控會遇到困難,經濟實現“軟著陸”,需要調控藝術。可以說,央行這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50個基點,也是為了有提前量地防范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增加經濟活動中年關資金結算的頭寸,所以不能簡單地視為宏觀調控放松轉向的標志。
因此,貫徹穩字當頭,將是2012年經濟工作的最大主題,穩增長將超越保增長成為宏觀經濟政策的新指向。
分享:
上一篇:中科院:明年通脹將有所回落
瀏覽排行 最新發布
- 01衛生部:研究血液制品 ...2019-11-04
- 02中國人民銀行發放61 ...2019-11-04
- 03民政部擬規定基金會重 ...2019-11-04
- 04應健全保障房建設投融 ...2019-11-04
- 05全國金融工作會議1月 ...2019-11-04
- 06陶瑞芝:鼓勵央企向上 ...2019-11-04
- 07半月談:把脈2012 ...2019-11-04
- 08上海市房管局副局長龐 ...2019-11-04
- 09通用航空業補貼即將落 ...2019-11-04
- 01資產審計之銀行存款收 ...2019-11-04
- 02資產審計之審查現金收 ...2019-11-04
- 03資產增減變動審計2019-11-04
- 04溫家寶元旦到湖南看望 ...2019-11-04
- 05北京今年將試點家具以 ...2019-11-04
- 062012年經濟領域新 ...2019-11-04
- 07北京市屬國企2011 ...2019-11-04
- 08生肖郵票帶動整體郵市 ...2019-11-04
- 09非美貨幣上漲金價高位 ...201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