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價機制試點 天然氣改新方向
作者:六豐財務140 11-04 16:13
國家發改委選擇了在2011年年末,來披露天然氣定價機制的試點方案。氣價方案的出臺背景是怎樣的?新的“市場凈回值”定價方式,相比以往的“成本加成”法有哪些優勢?是否我國天然氣價格還可能有更多的下降空間呢?這些問題都有待于一一回答。
天然氣定價機制歷經17年
我國天然氣的開發可以追溯到1958年。當時氣體產量少,政府為了鼓勵使用該氣源,將價格大幅下調。
真正開始國家定價的時間在1994年,政府對企業的天然氣實行井口基準價,企業可以在此基礎上上下浮動10%。
2002年時,國家調整了天然氣價格結構,首次采用了價格調整機制,并且實行天然氣出廠基準價與煤炭原油及液化石油氣的聯動體系。
國金證券研究員劉波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2005年時發改委出臺了新的天然氣定價機制政策,將用戶分為化肥、直供工業和城市燃氣等三大類,同時根據氣體來源(如長慶油田、青海油田、大港)等地區實行一檔或二檔的不同氣體價格。而且,當時也規定天然氣每年調整一次,其調整系數也是根據原油、煤炭和LPG等加權價格來制定的。
盡管2005年出臺了這類政策,但國家也考慮到通貨膨脹等各方面因素,未能實現每年調整一次氣價的原定目標。
2007年11月,由于國內長期氣價比較低,促使發改委將工業氣體價格一次性地調整了35%左右,同時提高了車用天然氣的價格。2010年5月底,政府再度宣布調整國產陸上天然氣價格,上調幅度為0.23元/立方米。
但由于國內目前的氣源眾多,包括澳大利亞、卡塔爾等地LNG、液化石油氣。其中LNG為中石油等三大公司在海外采購,其定價也隨行就市。中石油和中石化如果長期虧本采購海外的天然氣,又以比較低的價格賣到各個省市,肯定是會影響其業績。
而且,如果氣價長期低迷,而國內的天然氣工商業用戶就會選擇這種便宜的產品,他們并不會考慮如何節約天然氣資源。因而調價也勢在必行。
確定“市場凈回值”方案
在此之前,國內流傳的天然氣定價機制版本眾多,有“掛鉤原油”、“一氣一價”、“區域定價”、“加權平均”、“上下游聯動”等等。但都有各自缺點。相比之下,目前的“市場凈回值”做法要更加合理一些。
“將天然氣的銷售價格與由市場競爭形成的可替代能源價格掛鉤,在此基礎上倒扣管道運輸費后回推確定天然氣各環節價格”便是“市場凈回值”,在歐洲等主要國家廣泛采用。
平安證券分析師杜志強認為,將“成本加成”為主的天然氣定價方法,改為按“市場凈回值”法定價,主要是因為隨著進口氣增加以及輸氣管網覆蓋范圍擴大,國內天然氣來源多樣化,之前按不同氣源、管網,分別制定出廠價格和管道運輸價格的做法實現難度越來越大,而改為由終端市場來決定價格,有利于理順天然氣價格體系,進而提升天然氣在一次能源利用中的占比。
本次天然氣改革的另一個重點在于,確定了統一的、最高上限的門站價格。廣東、廣西的門站價格,是以市場形成價格的進口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氣(LPG)作為可替代能源品種,并按照60%和40%權重加權計算等熱值的可替代能源價格。然后,按照0.9的折價系數,即把中心市場門站價格確定為等熱值可替代能源價格的90%。
隨后,以中心市場門站價格為基礎,根據天然氣主體流向和管輸費用,并兼顧廣東、廣西兩省(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確定兩省(區)門站價格(2.74元/立方米和2.57元/立方米)。
按照長江證券分析師葛軍的說法,“(目前)廣東和廣西的天然氣終端售價在3.45元和4.37元/立方米。而(按新的定價機制),廣東的天然氣銷售價在3.34元~3.54元/立方米,廣西則為3.17~3.37元/立方米,因此整體上(新機制所帶來的結果)是兩地天然氣價一平一降。”因而,短期的改革試點并沒有出現提升天然氣價格的現象。
但是從長期來看,由于天然氣價格將參考進口燃料油和各地LPG價格走勢,因而如果前兩種產品價格提升的話,有一些天然氣定價較低的地區,可能會提價。
天然氣價格是否有望下降?
盡管有眾多因素會使得我國天然氣價格在未來價格機制改革之后發生變化,出現上漲的趨勢,但是否會有其他方式能夠抑制天然氣價格的快速上揚呢?
從BP能源統計報告中能夠看到,美國和加拿大等地的天然氣價格,近幾年來并沒有隨著金融危機的恢復而沖高,反而在經歷2008年的高峰上漲階段后,快速回落。#p#分頁標題#e#
BP首席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夫.魯爾(ChristofH.R
天然氣定價機制歷經17年
我國天然氣的開發可以追溯到1958年。當時氣體產量少,政府為了鼓勵使用該氣源,將價格大幅下調。
真正開始國家定價的時間在1994年,政府對企業的天然氣實行井口基準價,企業可以在此基礎上上下浮動10%。
2002年時,國家調整了天然氣價格結構,首次采用了價格調整機制,并且實行天然氣出廠基準價與煤炭原油及液化石油氣的聯動體系。
國金證券研究員劉波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2005年時發改委出臺了新的天然氣定價機制政策,將用戶分為化肥、直供工業和城市燃氣等三大類,同時根據氣體來源(如長慶油田、青海油田、大港)等地區實行一檔或二檔的不同氣體價格。而且,當時也規定天然氣每年調整一次,其調整系數也是根據原油、煤炭和LPG等加權價格來制定的。
盡管2005年出臺了這類政策,但國家也考慮到通貨膨脹等各方面因素,未能實現每年調整一次氣價的原定目標。
2007年11月,由于國內長期氣價比較低,促使發改委將工業氣體價格一次性地調整了35%左右,同時提高了車用天然氣的價格。2010年5月底,政府再度宣布調整國產陸上天然氣價格,上調幅度為0.23元/立方米。
但由于國內目前的氣源眾多,包括澳大利亞、卡塔爾等地LNG、液化石油氣。其中LNG為中石油等三大公司在海外采購,其定價也隨行就市。中石油和中石化如果長期虧本采購海外的天然氣,又以比較低的價格賣到各個省市,肯定是會影響其業績。
而且,如果氣價長期低迷,而國內的天然氣工商業用戶就會選擇這種便宜的產品,他們并不會考慮如何節約天然氣資源。因而調價也勢在必行。
確定“市場凈回值”方案
在此之前,國內流傳的天然氣定價機制版本眾多,有“掛鉤原油”、“一氣一價”、“區域定價”、“加權平均”、“上下游聯動”等等。但都有各自缺點。相比之下,目前的“市場凈回值”做法要更加合理一些。
“將天然氣的銷售價格與由市場競爭形成的可替代能源價格掛鉤,在此基礎上倒扣管道運輸費后回推確定天然氣各環節價格”便是“市場凈回值”,在歐洲等主要國家廣泛采用。
平安證券分析師杜志強認為,將“成本加成”為主的天然氣定價方法,改為按“市場凈回值”法定價,主要是因為隨著進口氣增加以及輸氣管網覆蓋范圍擴大,國內天然氣來源多樣化,之前按不同氣源、管網,分別制定出廠價格和管道運輸價格的做法實現難度越來越大,而改為由終端市場來決定價格,有利于理順天然氣價格體系,進而提升天然氣在一次能源利用中的占比。
本次天然氣改革的另一個重點在于,確定了統一的、最高上限的門站價格。廣東、廣西的門站價格,是以市場形成價格的進口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氣(LPG)作為可替代能源品種,并按照60%和40%權重加權計算等熱值的可替代能源價格。然后,按照0.9的折價系數,即把中心市場門站價格確定為等熱值可替代能源價格的90%。
隨后,以中心市場門站價格為基礎,根據天然氣主體流向和管輸費用,并兼顧廣東、廣西兩省(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確定兩省(區)門站價格(2.74元/立方米和2.57元/立方米)。
按照長江證券分析師葛軍的說法,“(目前)廣東和廣西的天然氣終端售價在3.45元和4.37元/立方米。而(按新的定價機制),廣東的天然氣銷售價在3.34元~3.54元/立方米,廣西則為3.17~3.37元/立方米,因此整體上(新機制所帶來的結果)是兩地天然氣價一平一降。”因而,短期的改革試點并沒有出現提升天然氣價格的現象。
但是從長期來看,由于天然氣價格將參考進口燃料油和各地LPG價格走勢,因而如果前兩種產品價格提升的話,有一些天然氣定價較低的地區,可能會提價。
天然氣價格是否有望下降?
盡管有眾多因素會使得我國天然氣價格在未來價格機制改革之后發生變化,出現上漲的趨勢,但是否會有其他方式能夠抑制天然氣價格的快速上揚呢?
從BP能源統計報告中能夠看到,美國和加拿大等地的天然氣價格,近幾年來并沒有隨著金融危機的恢復而沖高,反而在經歷2008年的高峰上漲階段后,快速回落。#p#分頁標題#e#
BP首席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夫.魯爾(ChristofH.R
分享:
上一篇:溫家寶:一季度可能比較困難
下一篇:丹麥短期國債首現歷史負收益率
瀏覽排行 最新發布
- 01衛生部:研究血液制品 ...2019-11-04
- 02中國人民銀行發放61 ...2019-11-04
- 03民政部擬規定基金會重 ...2019-11-04
- 04應健全保障房建設投融 ...2019-11-04
- 05全國金融工作會議1月 ...2019-11-04
- 06陶瑞芝:鼓勵央企向上 ...2019-11-04
- 07半月談:把脈2012 ...2019-11-04
- 08上海市房管局副局長龐 ...2019-11-04
- 09通用航空業補貼即將落 ...2019-11-04
- 01資產審計之銀行存款收 ...2019-11-04
- 02資產審計之審查現金收 ...2019-11-04
- 03資產增減變動審計2019-11-04
- 04溫家寶元旦到湖南看望 ...2019-11-04
- 05北京今年將試點家具以 ...2019-11-04
- 062012年經濟領域新 ...2019-11-04
- 07北京市屬國企2011 ...2019-11-04
- 08生肖郵票帶動整體郵市 ...2019-11-04
- 09非美貨幣上漲金價高位 ...2019-11-04